月經失調該怎樣調理?
女性月經不調一詞包羅廣泛。有月經先期,月經后期,月經先后無定期,經期延長,經期短,經量多,經量少,經間期出血,經前期出血,經后期出血,崩漏,閉經。
什么樣的月經是正常的?
“七”對女性相當重要,比如經期多數為七天,一個月經周期是四七二十八天,妊娠期是四十周,女性初潮年齡是二七十四歲。生育最佳年齡是三七二十一歲到四七二十八歲之間。絕經年齡是七七四十九歲。
所以女性最好的月經期是七天,也有三天的。也有五天的。一個月經周期是二十八天。經量大概在30ml-80ml之間,經色暗紅,無血塊兒,沒有異常氣味兒,經營前后及經期稍微有點兒腰酸腹脹的,沒有其他不適,不影響工作和生活,視為正常月經周期。
西醫認為月經不調和體內雌孕激素水平有關。比如無排卵性功血,只有雌激素分泌,因為沒有排卵,所以孕激素水平低,當雌激素不能維持子宮內膜,就會出現子宮大量出血,這種情況多見于青春期和更年期,治療一般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,調整周期。生育期最常見的是有排卵性子宮出血,包括黃體功能不全,癥狀是月經周期短,經量有的會少。還有黃體萎縮不全,表現為經期長,月經淋漓。治療補充孕激素。

中醫給月經不調分的比較詳細,根據病因不同,治療方法不同。
月經先期,每次月經提前七天以上,連續三個周期以上,確定為月經先期。有先期量少,《傅青主·調經門》指出,先期量少者,火旺而水不足。指出,先期是火引起的,量少是指腎陰癸水不足。治療以補水為主,水足火自滅。先期量多,《調經門》“腎中水火之太旺”,治療以清熱為主,用先期湯。除了火盛之外還有氣虛,血瘀都可引起先期的癥狀,所以不管哪種月經不調都要中醫臨診,辨證論治。
月經后期 前人指出“先期者血熱而有余,后期者血寒不足”。陽虛血寒是月經后期的主要矛盾,實際上還有陰血不足,物質虧虛。氣虛,血瘀的病因。陽虛血寒的月經后期治療以溫腎助陽,溫經散寒為主,兼補腎養血,常用藥物有熟地黃,當歸,肉蓯蓉,巴戟天,枸杞子,山萸肉等。
月經前后無定期,月經周期無規律,經量,經色經質異常,伴有全身癥狀,病因更為復雜,有肝郁,腎虛,氣虛,臨床最常見的是腎陰陽失衡,月經周期不能順利轉化,加上肝郁氣滯,導致月經混亂,治療以調整腎陰腎陽,疏肝解郁為主。